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數據,我國家用電器已經進入報廢的高峰期,預計未來幾年家電的年報廢量將達到1.6億臺左右。如此龐大的家電在報廢后去了哪里呢?調查顯示,家電在報廢后多被居民擱置在家,一部分會賣給流動的廢品回收商販,只有一小部分進入正規拆解公司進行無公害化處理。而流動回收商販收上來的家電,大多經過翻新重新流入家電市場,這些翻新機存在著極大的隱患,可能會引起火災、爆炸等危害。那些不能修復的家電,會進行拆解,把內部的金屬取出來售賣,其他的材料則直接丟棄。這種拆解方式不僅浪費了資源,更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和危害。
為什么正規的家電拆解廠乏人問津,回收商販卻得到居民的青睞?小編認為,一是由于居民的環保意識不高,缺乏對廢家電危害這一方面的認識。二是廢家電回收渠道不通暢,不明確,導致居民想回收卻不知道渠道,只能擱置或者賣給流動商販。三是政府對廢家電回收這方面的宣傳不到位,缺乏有力的監管,讓小商小販有活動的余地。
近幾年,我國致力于建設環境友好型經濟,環保這一主題貫穿各行各業。廢家電回收行業也應積極響應,不斷進行改革,向著更規范、更環保的方向發展。對國家來說,政府應該規范廢家電回收行業的管理,健全相關法律法規,讓非法拆解工廠沒有空子可鉆;對企業來說,要積極宣傳,建全廢家電回收渠道,便利居民處理家電;對于居民來說,要增強環保意識,對流動回收商販說不,減少廢家電流入黑市的可能。
此內容系來自互聯網,不代表回收商網贊成此內容或立場。
以上信息均由中國回收商網(www.huishoushang.com)收集報道,如有轉載,請注明出處,謝謝合作!
點擊返回:廢金屬資訊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