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過去的4月-6月,鐵礦石價格一直處于小波動狀態,4月初跌至47.5美元/噸。但是國際四大礦山巨頭的產量不降反增。必和必拓二季度完成鐵礦石產量6009萬噸,同比增了6%;力拓今年二季度鐵礦石產量為7970萬噸,同比增了9%;FMG二季度鐵礦石二季度產量4100萬噸,環比增了11%;淡水河谷實現鐵礦石產量8530萬噸,成為歷史同期最高產量。
鐵礦石價格一直呈下跌狀態,礦山巨頭紛紛增加低成本的礦石產量,降低高成本礦石產量,用薄利多銷的方式穩定市場。這種情況在壞外和國內是一致的。
四大巨頭雖然薄利多銷,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利潤空間的,但是大部分礦企在承受著巨大的價格壓力。我國國內部分礦企以及國外部分高成本非主流礦山也在減產,甚至出現停產現象。預計,2015年國際非主流礦已經退出或者將會退出的產能總計達到7600萬噸。澳洲大礦阿特拉斯在今年4月份因為價格低一度出現停產狀況。
按照目前的行情而言,整體鐵礦石價格將會在低價位持續一段時間,因此礦企還會承受一定的壓力。在壓力面前,部分高成本礦企會逐步退出市場。就中國而言,礦石價格由原來的130美元/噸跌至50美元/噸,很多小型高成本礦石只能關閉。再加上中國嚴厲的環保政策,落后的礦企紛紛退出市場。
回收商網觀點:鐵礦石價格“腰斬”的背景下,國際四大礦石巨頭相對來說比較有競爭優勢。我國國內大部分礦企是無法與之相抗衡的。因此必須提升技術和產量,降低生產成本,以便迎接后面的價格戰。
此內容系來自互聯網,不代表回收商網贊成此內容或立場。
以上信息均由中國回收商網(www.huishoushang.com)收集報道,如有轉載,請注明出處,謝謝合作!
點擊返回:廢金屬資訊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