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是鋼企業的春天,國內鋼價的最大波幅達到2550元/噸,但是夕陽日下,鋼價逐年降低,2010年降到960元/噸,2013年更是跌到谷底,降至690元/噸。鋼價一降再降,盈利模式一去不復返,加之鋼行業產能過剩、長期微利發展、環保壓力沉重、資金斷鏈風險加大等自身諸多弊端,行業發展舉步維艱。在如此嚴峻的形式下嗎,傳統的鋼鐵銷售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,搞服務、建平臺,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行業新選擇,“互聯網+”將成為鋼鐵行業新模式,給行業帶來新的機遇。
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與金融相結合的新興領域,是對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統一環境下的金融業務的定義。其特點可以概括為:成本低、效率高、風險大、監管弱、覆蓋廣。在這個金融模式下,客戶能夠突破時間和地域的約束,在互聯網上尋找需要的金融資源,更直接,更廣泛,免去了不少麻煩。
“互聯網+鋼鐵”打破了多級分銷體系。
傳統鋼貿多級分銷體系,從鋼廠到代理商、中間商、服務商到終端企業,需要周轉好幾次,效率非常低。而鋼貿易如果搭上了互聯網這列快車,則可以再最短的時間內,節省大批的人力物力資源,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,實現貿易互通。
“互聯網+鋼鐵”讓信息變得更透明。
打破多級分銷體系,就可以不再依靠價格差的盈利模式,他可以讓雙方交易的企業在價格和信息上更加透明、直接。例如攀鋼集團,它投資10億元打造的b2b第三方電商平臺――積微物聯正式上線,這也是我省鋼鐵企業自建的首個電商交易平臺。上線不到一個月,成交量突破15000噸。
“互聯網+鋼鐵”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讓信息量激增。
互聯網可以在短時間內收集大量的數據,從而可以幫助企業及時調整生產銷售計劃,提升市場占有率和覆蓋率。
所以鑒于“互聯網+”的優勢地位,鋼鐵企業紛紛試水,探探多深。所以今年一季度,國內鋼鐵電子商務鋼材銷售量占重點企業銷售量的10.6%。
雖然“互聯網+”這趟快車拉上了一部分人走出困境,但是,真正想要使整個行業能擺脫困境,唯有提高產品質量,開發高端產品,按照市場的供求確定產能,這才是整個行業走出“低谷”的“靈丹妙藥”。
以上信息均由中國回收商網(www.huishoushang.com)收集報道,如有轉載,請注明出處,謝謝合作!
點擊返回:廢金屬資訊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