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“一路一帶”戰略的落到實處,鋼企和鋼貿商們認為,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、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領域的需求空間巨大,有利于推動鋼鐵國際產能合作。通過“一路一帶”,輸出鋼鐵,不僅有利于化解國內相對過剩的產能,帶動我國裝備的出口,還能提升中國制造的形象和國際影響力。
目前我國鋼鐵產能過剩十分嚴重。過剩的范圍也從板帶材擴展到長材,從普通產品擴張到高技術產品,從主要市場延伸到邊遠地區。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講到:“隨著2014年螺紋鋼價格下降幅度超過板材,不但板帶材過剩,建筑用長材也過剩了,鋼鐵從板材結構性過剩,發展到板材長材的全面過剩?!?/FONT>
普通產品過剩我國還是有一部分承受能力的,但是現在高技術含量產品也出現過剩,硅鋼價格由4萬元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萬元以上,這對鋼企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,同樣也是虧本的重要因素。行業人士分析:隨著大量新建項目的投運,汽車板價格可能也要重蹈管線鋼的覆轍。
目前,我國鋼材利用普遍偏低,以新疆為例,現今新疆的鋼價水平是目前全國最低的,產能利用率只有40%。如果這種勢頭不斷蔓延,將會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。
如何才能有效去庫存,化解產能呢?“走出去”無疑成為當前最重要的方式之一。目前我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,粗鋼產能達到12.5億噸,低增長、低價格、低效益和高壓力成為行業的新特征,向海外轉移存量,是整個鋼鐵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現實路徑。我國鋼鐵“走出去”時機已經成熟。
“走出去”是件好事,但是也會受到一定的阻礙。五月,歐盟部分國家和俄羅斯、印度等國對我國鋼材出口進行反傾銷調查。事實上,今年以來,我國鋼鐵行業已經遭遇多次反傾銷調查。因此,我國鋼鐵出口面臨著很大的壓力。
回收商網觀點:就目前而言,鋼鐵“走出去”是我國能夠迅速化解產能的重要途徑。無論怎樣,中國都不會放棄“走出去”。我們在“走出去”的時候也需要主要鋼材的質量和價格,這樣也能減少一定的阻力。
此內容系來自互聯網,不代表回收商網贊成此內容或立場。
以上信息均由中國回收商網(www.huishoushang.com)收集報道,如有轉載,請注明出處,謝謝合作!
點擊返回:廢金屬資訊網